电解离子接地极的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
当前位置 - 行业新闻 >
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根据雷电理论、模拟实验和雷击事故统计等三种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规定出来。世界各国关于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,主要有折线法、曲线法、直线法、滚球法等。其中“滚球法”是国际电工委员会(lEC)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方法。我闻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—1994也采纳这种方法。
所谓“滚球法”,是指以某一长度\为半径的球体,在装有接闪器的建筑物上滚过,滚球被装在建筑物上的接闪器撑起,注意,电解离子接地极球体只能够触及接闪器(包括被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物),或只能触及接闪器和地面(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)。这时球体滚过的弧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范围,便是该接闪器避雷范围,中带阴影线部分。
显然,对装有相同接闪器的同一建筑物,选用不同半径<的滚球,会得出不闻的保护范围,选取滚球的半径I越大,算得的保护范围也越大。我国对三类防雷建筑物心的取值范围为30-60m,各类建筑物接闪器的布置和滚球半径的确定应符合标准。
布置接闪器时应优先采用避雷网或避雷带。当采用避雷针时,应按表2-2规定的滚球半径,采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。
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互相连接。
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,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,其间距不应大于12m。
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,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,所有引下线、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。
本文由宁波邦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
电解离子接地极www.nbjiedi.com
[上一页]: 电解离子接地极与避雷网
[下一条]: 电解离子接地极的架空避雷线和架空避雷网